蝴蝶兰夏季养护(蝴蝶兰出剑后怎么养护)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蝴蝶兰夏季养护这个问题,蝴蝶兰出剑后怎么养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蝴蝶兰夏季浇水方法,蝴蝶兰夏季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图)

蝴蝶兰在不同季节浇水方法是不一样的,在夏季,因为天气炎热水分蒸发快,通常每天浇1~2次水。蝴蝶兰应坚持“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浇水原则,要注意浇水的时间、量、温度等问题,也要避免“隔夜水”(指浇水后,叶面上不能及时蒸发的水分),因为在夏天“隔夜水”容易诱发病菌的侵染。

蝴蝶兰浇水要注意在浇水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和运用。当空气湿度太低或气温太高需要降低温度时,可采用喷雾的方式,使用喷雾器或电动加湿器喷雾,使叶面上有细小的水珠,且处于“欲滴而不滴”的状态,达到增加空气湿度或降低温度的效果。小苗初出瓶定植时或刚刚换盆时,栽培管理也可采用这种浇水方法。

那么,夏天蝴蝶兰怎么养比较好呢?下面,花匠大叔为您介绍蝴蝶兰夏季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1、栽培基质: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2、温度: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至30℃,夏季温度偏高要注意降温并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

3、浇水:蝴蝶兰新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五时各浇一次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

4、光照: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5、通风: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故家养蝴蝶兰通风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6、营养: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7、花后管理: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2个月至3个月。夏天当花枯萎后,须尽早将凋谢的花剪去,这样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如果将花茎从基部数4节至5节处剪去,2个月至3个月后可再度开花。但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如想来年再度开出好花,最好将花茎从基部剪下,当基质老化时,应适时更换,否则透气性变差,会引起根系腐烂,使植株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叶生长出的5月份换盆为宜。

养花,就上花匠论坛:bbs.huajiang.cc,一路欢歌,一路笑,养花路上真热闹!

蝴蝶兰夏天怎么养 养护要点介绍

蝴蝶兰不喜欢阳光直射,所以夏天要给它遮阴,或移动到阴凉的地方。

夏天增加浇水,比春天增加1倍左右的次数,并且每天往叶面上喷水保湿。

一定注意通风,否则褐斑病、软腐病都会随之而来。

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5~20℃,冬季10℃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原产马来西亚热带地区的蝴蝶兰属兰科蝴蝶兰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温高湿河川海岸边的森林树木是蝴蝶兰附着生长的地方。

蝴蝶兰由于其生理结构可以保护自身在低湿状态下受到的应力影响,但是在太湿的环境下,高温高湿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RH。

蝴蝶兰夏天高温怎么养

蝴蝶兰夏季高温养护的方法是散光遮阴、降温增湿、控制水量、合理施肥等。

蝴蝶兰喜阴,夏季光线强烈不宜直射,但适当的光照可以提高开花质量,延长花期,可以将蝴蝶兰放在室内散光处,以早晚斜射光和散射光最佳。

蝴蝶兰适宜在16到30度环境中生长,夏季高温时要及时浇水,维持土壤湿度,并按时开窗通风,温度高于32度时,植株会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要减少浇水,每天喷洒少量叶面水,降温保湿即可。

蝴蝶兰在夏季生长旺盛,对水量需求大,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浇水时要根据土壤干湿度控制水量,干缺水时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前应当将水放在阳光下晾晒3到5个小时,使水温与土壤温度接近。

蝴蝶兰全年都要施肥,根据不同生长情况施加不同肥料,夏季生长期要施加以氮钾肥为主的有机肥,催花期施加磷钾肥,每隔7到15天施加一次,多次施肥后要用大量清水冲洗盆土。

蝴蝶兰希腊文的原意为“好似蝴蝶般的兰花”,花姿如蝴蝶飞舞而得此名。蝴蝶兰最早是由德国科学家G.E.Rumphius在安纹岛上发现的,并于1750年在《Herbarium Amboinese》第六卷发表了一篇文章,称其“Angrek Boelan”,意为月亮兰花。

瑞典植物学家Peter Osbeck在他的《中国与东印度群岛之行》一书的第二卷46页、50页、177页中,也记载了他发现蝴蝶兰的经过。1752年1月19日自中国去英国途中,经过爪哇西部的一个岛屿,因取水上岸经过一个丛林,林中鸟、土龙(Lizards)及其他生物的呜叫声不断,在岸边的树枝上发现了一种形似蝴蝶的白色兰花。

采集了一些带回欧洲,交给当时瑞典的植物分类学家林奈(Linnaeus)去鉴定。当时林奈将所有的气生兰类,均命名为树兰(Epidendrum),并于1753年刊在植物品种《Species plantarum》杂志上,定名为“Epidendrum amabilis”。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