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茶花女》有哪些主要唱段
1、歌剧《茶花女》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家皮亚维谱于1853年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创作而成,百余年来盛演不衰,与小说成为世界名著一样,已成为世界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保留剧目,并被誉为世上最美的歌剧。
2、全剧共分三幕,第一幕刚开始时薇奥莱塔与阿尔弗莱德的《饮酒歌》则是所有唱段中最家喻户晓的一首,已成为音乐会上久唱不衰的保留曲目;第二幕里阿尔弗莱德的独唱《我年轻狂热的梦》把爱情生活的甜蜜展露无遗,阿氏父亲与薇奥莱塔的二重唱把卑劣与高尚的人格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幕凄美绝望的咏叹调《再见,往昔美丽的梦》表现了薇奥莱塔的忧思和孤寂,主人公的二重唱《远离巴黎》则又充满希望。
歌剧《茶花女》剧情梗概及主要唱段(第一幕)
1、《茶花女》是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作品。19世纪40年代,一个叫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贫苦乡下姑娘来到巴黎,走进了名利场,成了上流社会的一个社交明星,开始了卖笑生涯;并改名为玛丽·杜普莱西。她爱好文学、音乐且谈吐不俗。一次在剧院门口咳血是被小仲马看见,小仲马甚是心痛。玛丽也非常感动,于是两人开始了一段交往。后来小仲马和玛丽的感情出现了问题,小仲马回到巴黎是听说了玛丽的离去,异常后悔,写出了这部文学史上的经典。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名叫玛格丽特,男主人公叫阿尔芒。在歌剧中,玛格丽特的名字改为维奥莱塔(薇奥莉塔),阿尔芒的名字改为阿尔弗瑞德(阿尔弗雷德)。
3、歌剧共三幕,省略了小说中的大量铺垫,第一幕开场场景就在巴黎著名交际花薇奥莉塔的客厅里,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宴会,众多客人赴宴祝贺薇奥莉塔身体康复,卡斯东子爵也来参加宴会,他还带来了一位新面孔——阿尔弗雷德,并告诉薇奥莉塔,在她生病期间,阿尔弗雷德每天都来探望她的病情。薇奥莉塔淡淡地表示感谢,当阿尔弗雷德表示他是真心的关心薇奥莉塔的身体健康时,薇奥莉塔表示深感荣幸的同时,也向另一位倾慕她的男爵询问是不是对自己真心。卡斯东子爵看到这个情形,为了化解他的尴尬,就起哄让阿尔弗雷德为大家唱一首祝酒歌。阿尔弗雷德征得薇奥莉塔的同意后,即兴高歌一曲歌颂爱情,歌颂欢乐的《祝酒歌》。
4、《祝酒歌》后,从另一个房间传来乐曲声,薇奥莉塔告诉大家,舞会将要开始,请大家去跳舞。当她刚刚起身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众宾客上前问候,薇奥莉塔请大家先去跳舞,自己休息一下就好。薇奥莉塔独自在大厅中看着镜子中自己憔悴的面容时,阿尔弗雷德关切地走过来,向她表达关心和爱意,虽然薇奥莉塔被阿尔弗雷德感动,但还是劝他不要在自己身上浪费时间,两人唱出一段二重唱《在那欢乐的一天》。
5、两人的交谈被卡斯东子爵撞见了,子爵知趣地离开。阿尔弗雷德也要离开时,薇奥莉塔叫住他,给了他一朵茶花,暗示他第二天茶花凋谢时再来拜访。本来以为被拒绝了的阿尔弗雷德非常欣喜,约定第二天再来探望薇奥莉塔。
6、客人都离开后,大厅里只剩下薇奥莉塔一人,她的内心难以平静。即为阿尔弗雷德的真诚爱情所感动,又想到自己卑微的出身和交际花这样不光彩的身份,感到爱情希望渺茫。突然,她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唱出了一首咏叹调《及时行乐》,这首咏叹调由《好生奇怪》、《梦中情人》和《及时行乐》三部分组成,唱出了薇奥莉塔心中从思量如何能够获得真爱,到感叹不如把握良机,及时行乐的心理转变。
茶花女歌剧经典唱段
1、茶花女歌剧最经典的唱段是《饮酒歌》。
2、《饮酒歌》作于1853年,是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皮阿维作词,为所作的歌剧《茶花女》中第一幕唱段。当时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莉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莉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莉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
3、第二段结尾处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让气氛达到了高潮。《饮酒歌》用轻快的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描绘了歌剧《茶花女》中酒宴的觥筹交错,一片欢乐愉悦的气氛。
4、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同时,它还是新中国上演的第一部西洋歌剧。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
5、全剧共三幕,于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并在进一步修改之后成为各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盛演不衰。2010年6月,国家大剧院组织国际创作班底,德国导演海宁·布洛克豪斯携手意大利著名舞美设计贝尼托·莱奥诺里倾力打造。
6、意大利知名服装设计、电影《末代皇帝》的服装设计师强卡洛·科林斯实力加盟。几位国际大师的强强联手,使此版《茶花女》获得巨大成功,《中国日报》一致将其评为“年度十大演出”之一。